登基前夜 微信还差什么?
微信,毕竟是年轻的后辈,相比运营了十年的传统增值业务,依然在体系上还不健全。 想登基? 一、对比传统增值业务运营体系还差什么 首先,看看传统增值业务运营体系是怎么建立的。这其实跟通信界最基础的分层思想是类似的: 1,最底层的是SP信息,SP信息是一个个的SP公司,是最基础的单元,之上的各层都是架构在SP信息上的。 2,第二层是能力,比如短信,彩信等通信能力,向SP提供通信通道,说白了,就相当于给你家装个电话,安排个电话号码,连接一条电话线路,如此罢了。 3,第三层是业务,SP去实现业务逻辑。SP接收到来自用户的订购命令,如DG,SP知道,这是某用户的订购信息,SP开始向用户下发短信或彩信。 4,第四层是产品,在业务之上加载上计费,就构成了增值业务产品。简单的说,基本上分为两类产品,一类是点播类,一次性消费的,如购买张图片,购买首铃音等等,二类是包月类,如资讯类的推送,每天定时以短信形式发送给用户。 5,第五层是平台,以平台的方式对外输出能力,作为增值业务平台最强悍的当属Brew平台,计费形式非常灵活和全面,如按时长计费,按次数计费,以及计费前的免费试用,确实很值得后续做计费平台的产品学习。 再设想一下以下各个情景: 1,如果电视上某热门节目的主持人正在语播参与方式,观众要参与节目,请关注某某微信公众账号,并发送某某来回复参与节目; 2,如果银行的通知信息,可以不再通过短信来发送,而是采用微信的方式发送; 3,如果中小学的学校给孩子家长发家长会通知,成绩通知,不再通过短信,而是微信; 这就是目前仍在产生高额利润的短信SP业务。所以,微信建立上述所述的架构体系,是势在必行的,也是真正撼动运营商收入的地方。 二、对比传统增值业务运营体系哪些更胜一筹 第一,最牛逼的莫过于微信天然的“跨运营商,跨网络”了,这是多少SP梦寐以求而不能达成的。 在增值业务年代,经常看到的是,移动用户请发送到106****的号码,电信用户请发送到106*****的号码,联通呢?联通呢?联通呢? 而微信的则天然的回避了这个问题,无论哪个运营商,甚至不需要运营商的支持(WLAN),都能使用微信产品。 第二,莫过于LBS了。运营商依靠遍布全国的基站系统,可以对用户进行定位,运营商掌握了用户的位置信息。中国移动因此专门成立一个在三大运营商里独一无二的基地,定位基地。智能机时代,定位信息的拥有者发生了转移,智能机基本上都具备GPS定位能力,用户自己掌握了定位信息,这也成为任何App都想从用户获得的信息。 第三,语音留言,群组,SNS等等其他不一而足。 或许国内用户没有语音留言的习惯,也或许运营商开发这类业务存在较大的困难,语音留言这种在国外最常用业务在国内没发展起来。 而这,正是微信最核心的能力。 三、微信下一步可努力的方向 将微信的基础能力变得越来越强大,同时做好开放平台的管理,结合给SP的结算平台,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,SP必然将会有越来越大的动力,加入到微信的开发上来。 以下是笔者想到的一些补充微信能力的方向。 1,芯片层面 高通作为芯片业界的老大,一直在忙着联络各个互联网公司,比如百度,京东等等。笔者比较看好高通与百度的战略合作,该合作主要是集中在云存储,甚至是云操作系统。 微信有可能跟高通合作么?从芯片层面,就能直接发现周边的微信好友,周边的微信商家。或者,高通聚合或开发更多的传感设备,将传感设备得到的数据,直接在微信这个应用层面展现? 2,操作系统 Android是不用说的,操作系统已经被国内厂商改得乱七八糟。而在国外,则是完全不同的情况,国外的Android是必须严格按照google标准开发的。操作系统层面,能开放更多的接口给微信试用么?国内Android的设备,自然是很容易的。 iOS设备,在操作系统层面是比较困难的,但也不是没有可能,这个可能性估计要等到国内人人都有智能手机,每台智能手机上都安装微信的情况下才可能了。 3,手机厂商 打造微信手机,将芯片,操作系统和手机结合起来。互联网手机,不是新鲜事,之前尝试互联网手机的互联网公司基本都以失败告终。但笔者从来不认为,这条路是条断头路。 苹果公司的iPhone就是明证,用户去买iPhone手机,都是因为手机的应用去买的。之前的互联网公司做手机失败,大都是因为他们的移动互联网产品还不够强大罢了。等到微信足够强大,推出微信手机是完全有可能的。 该文章在 2013/4/1 9:50:41 编辑过 |
关键字查询
相关文章
正在查询... |